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

彌勒唯識法門


彌勒唯識法門
 這個觀唯識法門,下手的時候呢,眼睛不向外面 看;下手的時候呢,眼睛就不向外看,單單用意根反觀,反觀意根識性的源頭。當我們很專心,用意在反觀,反觀意根源頭的時候,很專心在反觀,那麼會發現到, 這個意識流歸意識流,意識流和識性呢,了不相干。那麼,當你了知這個意識流,跟識性了不相干的時候,這個心呢,他再也不會被意識流所轉動了。那麼,對外在 的一切聲、或者是一切色,不管是聲也好、色也好、香也好、味也好、觸也好,你都不再執著了,不會被外在所轉。不過,這樣還是不行,還有能觀的意,和所觀的 境,我相還在,還不究竟,還要繼續反觀上去。
彌勒菩薩授記,次補佛處。
那麼,在楞嚴會上,向佛陀表白,他當初悟道的機緣、過程,是用:『諦觀十方唯識,識心圓明,入圓成實,遠離依他,及遍計執,得無生忍。』
那麼,這個諦觀唯識法門,是彌勒菩薩所用功的法門,今天,我們把他解釋出來。假如大家要按照彌勒菩薩所用功的法門來做的話,也可以從這一條路去開悟、去證道。
首先,我們把經文唸出來:『彌勒菩薩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憶往昔,經微塵劫,有佛出世,名日月燈明。我從彼佛,而得出家,心重世名,好游族姓。爾時世尊,教我修習唯心識定,入三摩地。歷劫以來,以此三眛,事恒沙佛,求世名心,歇滅無有。至燃燈佛出現於世,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。乃至盡空如來國土,淨穢有無,皆是我心,變化所現。世尊!我了如是唯心識故,識性流出無量如來。今得授記,次補佛處。佛問圓通?我以諦觀十方唯識,識心圓明,入圓成實,遠離依他及徧計執,得無生忍,斯為第一。』
彌勒菩薩即時從他的座位起來,向佛陀頂禮以後,就向佛陀表白:回憶過去無量無數劫以前,有一位佛出世,名字叫做日月燈明如來,我跟他出家,當時,當時我的名利心很重,喜歡奔走豪貴之門,常常呢,和富貴人家拉關係。那麼,日月燈明佛就叫我修習唯心識定,入三摩地。
現在,我們來講,什麼是:修習唯心識定,入三摩地。
三摩地就是正定,這是ㄧ種永恆的大定,就是實相本體本性的恆定狀態。
三摩地的定不是腦筋、心念上的定,因為腦筋心念上的定,有定相;有定相一定會生滅、不究竟。
所以這裡教導的定,一定是證悟實相本體本性,才是永恆的解脫大定。
那麼,什麼是修習唯心識定呢?
修習、在這裡我們的解釋是:體悟、了解、實證的意思;修習在這裡的解釋就是體悟,等於是了證、了悟的意思。
那麼,什麼是唯心識定呢?
首先,解釋這個心和識,這個心是指生滅心,也就是妄想心,就是腦筋這種生生滅滅的妄想心。這個識,是指八識,也就是指前五識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和第六意識,以及第七識:末那識,第八識:阿賴耶識。
那麼,所謂:三界唯心、萬法唯識。我們現在所感覺得到的這個心,是怎麼樣架構起來呢?
這是由於有:六根和外界的六塵,和合而產生的;有六根和六塵而產生六識的作用,也就是有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和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而構成的。假如離開六根、六塵的話,那麼,六識就沒有辦法存在;那麼,這個六識不存在的話,這個妄心,也沒有辦法建立起來。
那麼,唯心識定的功夫是怎麼樣呢?
他是一種,反觀識性的源頭,用反觀的功夫,去追識性的源頭;等於是追本源自性、追本來的佛性。反追識性的源頭,到最後,會追到本源自性、我們的本源佛性。那麼,從因地轉向果地,到達無上正等正覺。
那麼,這個過程呢,最初下手是:反觀前五識,將前五識,轉成成所做智。
那麼,再往上反觀,追到第六意識,將第六意識,轉成妙觀察智。
然後再往上反追、反觀,追到第七末那識,那麼,追到第七末那識,就會發現:第七末那識有分別、比較、分析、判斷,然後產生執著作用。那麼,再把第七末那識呢,轉成平等性智。
把第七末那識轉成平等性智,再往上追上去,那麼,再往上反追上去,就會追到:第八阿賴耶識。
那麼,第八阿賴耶識稱為場識;這個場識、第八識,是無始以來,所造的種種惡業,或者是無始以來,所造的種種善業,都會積存在這第八阿賴耶識裏頭。然後,你把第八阿賴耶識裡面的種種善業也好、惡業也好,和一切虛幻的種籽,全部粉碎掉。等到第八阿賴耶識呢,徹底的被你粉碎、瓦解掉以後,就變成一個大圓鏡智了。這個時候,菩提本性出現,那麼,就會大徹大悟、了了見,一切眾生佛性,和諸佛的佛性,平等無二,而且是一體的,一切的地獄、天宮,都變成淨土。那麼,以上我所講的,這一切的過程呢,要實證過的人,才能夠清清楚楚、了了知的。
這種唯心識定,心不向外看,不攀緣於外境,向內去反觀,瓦解第八識,破除無明,見本來佛性。這種修法,不是將心念定住;將心念定住,不讓雜念生起來,就類似四禪八定,那種定是有為定,不究竟,那是外道所修的。四禪八定那種外道所修的,沒有辦法見性;所以,唯心識定和那種不一樣,這個要弄清楚。
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:當你在反觀、在參究,在悟的過程當中呢,所看到的一切境界,都是幻境,絕對不可以執著;所看見無限光明,或者是你看到光明的法界,那都是幻境,還在我相的範圍,千萬不要認為是常寂光淨土。
佛也講光明的那種法界啊,佛也講光明的心,叫做明心;佛講的光明的心,那種明心呢,是講實相本性,他沒有污染,稱為明心;並不是你看到光明的那種心,叫做明心,所以,千萬不要弄錯。記住!要繼續往前走,不可以執著光,任何光都是生滅相;還有,在無明未破所聽到的一切聲音,都是幻音,絕對不可以執著,執著幻音會產生種種的幻相。請大家要注意!如果見到任何幻相,也不必生恐懼心,因為是幻的嘛,不必害怕,不理他就會沒事。
接著,我們看經文:『歷劫以來,以此三眛,事恒沙佛』
經過無數劫以來,都是以唯識三昧,唯識正定法門,來追隨無量無邊的如來;追隨著無量無邊的如來,承佛事、供養如來。
『求世名心,歇滅無有。』那麼,由於修唯識三昧這種法門而成就,所以,以前所追求富貴名利的心呢,從此消滅。
『至燃燈佛出現於世,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。』
那麼,什麼是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呢?
修唯識心定,會達到妙圓,那麼妙圓就是妙覺圓滿、通達無礙,識心轉成無量的智慧,悟入實相本心的大定。妙圓、妙覺圓滿,修行從初地,一直到十二地;從初地菩薩到二地、三地、四地、五地、六地、七地、八地、九地、十地菩薩的果位。那麼,到了十一地呢,就是等覺菩薩,到了十二地,就是妙覺菩薩,再上去就是佛地、就是成佛,最究竟、最究極的果位。十一地等覺菩薩,他的覺悟和佛很接近、很類似了啦,幾乎相等了,稱為等覺菩薩。那麼,十二地妙覺菩薩,他的覺悟,已經進入非常微妙、不可思議境界,已經快成佛了,稱為妙覺菩薩。那麼,這裡講的妙圓識心三昧就是,到了第十二地妙覺菩薩的果位,妙心圓滿無障無礙。
接下來『乃至盡空如來國土,淨穢有無,皆是我心,變化所現。』
那麼,當我們開悟以後,就會非常的清楚,現在我們所處的國土、山河大地、日月星辰,和無量無邊的虛空,或者是他方的世界、一切的如來國土、一切清淨的或是污穢的國土,他的存在、或者不存在,通通是由我們的識心,所變現出來的,假如沒有識心的流出,那麼,這一切的妄想心,以及相對性的執著,和一切的煩惱,也不可能再存在了。
在悟入實相本性以後,這個識心,他就完全的瓦解掉,變成大圓鏡智,那麼,這個識心呢,他就沒有了,歸入實相本性本體。那麼,修彌勒菩薩的識心三昧,就可以實證到。所以金剛經講:一切有為法、如夢幻泡影。那麼,當你瓦解這個識心的時候,他就變成夢幻泡影了,歸入實相本性本體。
接下來『世尊!我了如是唯心識故,識性流出無量如來。』
彌勒菩薩就對佛表白,世尊,我對於一切的報化世界,甚至他方無量無邊的世界,盡虛空、遍法界,一切的成、住、壞、空,生、住、異、滅,所有的變化,這一切的根、塵、識,十八界等等,我都清清楚楚,都是八識虛幻的種籽,所變現出來的,沒有離開識性。那麼,由於反觀唯識法門,而瞭若指掌。
『識性流出無量如來。』
那麼,這一句話,是頓悟實相本體本性。那麼由於實相本體本性,空而不空,又發揮無量無邊的妙用。那麼,一旦證入實相本體本性,一切的用,又是圓滿俱足。禪宗祖師啊,所形容的,叫做:無欠無餘啊;你想得到的都在裡面,你想不到的也在裡面,他沒有欠少什麼,也沒有剩下什麼啦;大用現前,無障無礙,無欠無餘。
我們現在來打一個比喻,當然不究竟,不過呢,可以形容一下,比方說:世間我們所感覺得到的這個虛空來講,地球、地球在虛空裏頭,對不對;太陽、太陽也在虛空裏頭;月亮、月亮也在虛空裏頭;一切的星球、銀河系,都在虛空裏頭,沒有欠少什麼啊,也沒有剩下什麼啦,稱為:無欠無餘。那麼開悟呢,當然一切成住壞空,都會非常清楚。
接下來,我們再看經文:『今得授記,次補佛處。佛問圓通?我以諦觀十方唯識,識心圓明,入圓成實。』
今得授記,次補佛處。是佛陀授記彌勒菩薩,再過五十七億年,會來世間成佛,度化眾生。這種是示現佛,其實啊,五十七億年也是方便之說啦,實相本體並沒有時間相。
佛問圓通?我以諦觀十方唯識那麼佛呢,問我最初如何證入圓滿菩提,通達實相本性。那麼,我是以諦觀十方唯識,那麼,什麼是諦觀十方唯識呢?
剛才我們已經講過,不過現在,我們再補充一下。
這個觀唯識法門,下手的時候呢,眼睛不向外面看;下手的時候呢,眼睛就不向外看,單單用意根反觀,反觀意根識性的源頭。當我們很專心,用意在反觀,反觀意根源頭的時候,很專心在反觀,那麼會發現到,這個意識流歸意識流,意識流和識性呢,了不相干。那麼,當你了知這個意識流,跟識性了不相干的時候,這個心呢,他再也不會被意識流所轉動了。那麼,對外在的一切聲、或者是一切色,不管是聲也好、色也好、香也好、味也好、觸也好,你都不再執著了,不會被外在所轉。不過,這樣還是不行,還有能觀的意,和所觀的境,我相還在,還不究竟,還要繼續反觀上去。
那麼,繼續反觀,就會察覺到第七識、第七末那識,那麼你會察覺到第七末那識呢,他有依他起性、及遍計所執性,會分別一切的名相,分析、判斷、、、產生執著。那麼,這個時候把他空掉,把這個能分析、能判斷的這種識性呢,第七末那識,整個把他空掉,不再分別、取捨一切的名相,到這裡,我執已破。
那麼,我執雖然已破,但是法執未除,還是不究竟,還要繼續往前進,繼續反觀以後,就會發現第八阿賴耶識,以及第九菴摩羅識,那麼,無始以來所潛藏著,無量無邊虛幻的善惡種籽,一起粉碎掉,把第八阿賴耶識和第九菴摩羅識,一起粉碎掉;一粉碎掉以後,大圓鏡智出現,這個時候,無明破除、法身顯現。上合一切如來本覺妙心,下合六道眾生同一慈力,十方圓明、無障無礙。原來佛與眾生本來一體,無一行可修,地獄天宮全部變成淨土,實無眾生可度,真實不虛啊!這要實證以後,才能夠了了知、了了見,用嘴巴講的,都還不是啦。不過,多多少少可以揣測一下。
接著『識心圓明,入圓成實。』
那麼,由於修觀唯識法門,識心轉變,無明破除,本性顯現,十方圓明,證入圓通,圓滿菩提,成就實相本性。
『遠離依他及徧計執,得無生忍,斯為第一。』
那麼,實證以後,悟入實相本性本體,一切的妄緣、妄執,都瓦解了,遠離幻境一切的相對性,依他起性和這種遍計所執性,都不存在,得到無生忍,無生忍就是,永恆不生不滅的本體本性。彌勒菩薩認為,這個唯識法門,是第一方便,最理想的。
講到這裡,彌勒菩薩觀唯識法門,已經講完。
假如按照這個法門來用功的話,理論上是很方便,而且容易成就;不過,會不會用功,用功對不對,那就要靠各人的領悟了。
希望我所講的,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,互相鼓勵,共成佛道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