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

大乘智慧了義錄 全文


大乘智慧了義錄

直了居士(一九九六筆)
(直了精舍)


(不二佛性品)


    生與死,凡夫見二;證悟者了知,其性不二;此不二之性、名為佛性。一切萬法,不離此性。

    悟此佛性,了知:體用不二、無有邊際、本無生滅可言。此佛性無始無終、離一切根塵識,非眼耳鼻舌身意、非色聲香味觸法、非眼界、非意識界,離一切相對執著等見。悟此佛性,無明即滅;一悟永悟,五蘊皆空,實難言表;假名見性,也無見性者。

    不悟、即佛是眾生,一悟、眾生成佛。也無成佛之假名,也無說法之戲論。
    一切迷人,無始以來,皆由無明,妄見生滅。猶如夢中,妄見生滅;夢若醒時,夢幻也滅,此無明亦復如是。生滅滅盡,不入斷滅,本性不動。

    吾此禪門,從上以來,唯論見性,接最上乘人。不言修行,不言參禪。
    若言修行,為修佛性、或修佛相?
    若修佛性,佛性不可修,本來具足。
    若修佛相,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
    若言修行參禪,即建立有我、有人,不離四相;四相建立,即是塵勞妄想。故知:修行、參禪,僅對中下根人暫說而已。
    吾此禪門,無修、無參、無得、無說,直下悟入、見性,即是究竟。
    本性如如,一法不可建立,名為:最上乘。
    見性,即是見佛,也不立成佛之假名。


(定慧了義品)

    善知識!吾此宗門之定慧,即體用不二。
    何名為定?
    此定乃本性、首愣嚴大定:無時不定、無有邊際,永遠如是;而此本性,不因汝修、與不修,而有定、有不定也。非腦筋相對清靜之有為定也。慎勿錯認之!
    善知識!何名為慧?
    此慧乃本性、隨緣感現:恆沙無邊宇宙、山河、大地,人與非人,妙用不離此慧。非腦筋相對之智慧也。
    若識此義,即是:定慧了義。
聽吾偈曰:
     「心身夢幻滅,非幻大自在;
       究竟無生滅,生死皆戲論。
       此偈須親證,大事即已畢,
       汝若不親證,知偈亦無用。」


(方便說法品)
   
    善知識!諸佛出現於世,皆為一大事因緣,所說一切經典,及種種比喻,只為讓眾生悟入實相本性,除此皆非。故迷人看經,勿被經綁、勿被法綁;知是方便、絕非究竟,即無綁也。

    又有一輩迷人,執著說法者之法相莊嚴,被說法者所綁,而不自知,此皆癡頑漢,非吾宗門之人。

    吾此宗門頓教上乘,不設方便;言下須見性,一悟即至佛地,不打折扣。善知識!何不直下掃盡一切名相,悟入本來佛性耶?

    法身本性即是真佛,本不生滅;在聖不增,在凡不減。須證悟此佛性,始可瓦解一切執著妄想,至究竟涅槃。若悟本性,即覓大善知識印證;若無大善知識,即以金剛經、心經、六祖壇經,自己驗證。末法邪見者眾,慎勿錯依。

    善知識!何名吃素、持齋?
    外於一切善惡境界,心念不染,名為吃素。
    內心離相,念念無妄,不染萬境,是名持齋。
    一切迷人,口說吃素,前念、今念、後念,念念污染,又吃何素?

    善知識!何名正知、正見?
    離一切相對性,名正知。離一切生滅性,名正見。離一切妄想執著,入佛知見,名為正知正見。知離,即是法。
     
    善知識!實相本性,本無生死輪迴。一切眾生,無始以來種種妄認,於不生滅中,妄見生滅。
    譬如病眼之人,妄見空中有花;病眼若除,空本無花。
    一切迷人,不得見性,皆由:妄執四大為自身相,妄執六塵緣影為自心相;終日貪著五蘊六塵,抓住不放。譬如有人,終日睡入糞坑,欲其身體清香,無有是處。

    善知識!實相本性,非學佛而得,非不學佛而失;眾生與佛,體無差別;佛性也不可學,迷悟而已;悟即是佛,迷即是眾生,也無佛與眾生之假名。

    善知識!吾有一佛海偈,若依此偈而能證入,即與般若,不相遠離也。
偈曰:
本性不生,故亦不滅,體用不二,不可分別。
一切眾生,本來成佛,言修言悟,黃葉為金。
不生迷悟,無可追溯,絕學無為,最為省力。
度化眾生,如來遊戲,若不親證,不解此義。
證時無證,解時無解,二邊不計,無分別義。
若言修道,修成還壞,若言不修,迷人起惑。
迷時言修,悟言不修,迷悟打卻,同入佛海。
將心捉心,萬劫不得,身上覓身,不見法身。
不如歇息,一切放下,不捉不覓,不來不去。
來即不來,去即不去,不去不來,即入佛海。
迷人看經,勿被經綁,聞甚深法,清風耳邊。
若被經綁,若被法綁,失去自由,不能自在。
若見法身,應無所住,聞邪師法,亦同如來。
貪嗔癡性,戒定慧性,煩惱邪正,同是佛海。
此偈頓教,勿謗勿疑,護持流傳,做將來眼。


(解疑品)

    善知識!佛法本無正法末法;一切佛法,因人而能興起。智者對愚者,善說了義佛法,使之開悟,名遇正法;若法不了義,又不當機,使人反生迷惑,名遇末法。若能自覺而覺他,也無須正法、末法之假名。迷人向外拜佛覓佛,不知自心是佛。若向自心頓見本性,即與佛無二無別。

    善知識!一切萬法演說報化不離生滅,但有演說,都無實義;不可依文解義,隨文生解。世人根性,有智有愚,上下有別。為度眾生,權設教化、漸次,言有:西方、六度萬行、三大阿僧祇劫成佛、授記等,假說方便,即應中下根而說,黃葉為金,權止小兒啼也。法性空中,無時空等相,何來此事。故上根者直契實相本心,滅度自心一切眾生,頓悟見性,
更無八萬四千法門,及一切漸次方便。
    又有一輩子迷人,執空心靜坐,或將妄心「守一、守心」,皆錯認也,
若佛性即不用守。若非佛性,生滅之心,守之何用。

    迷人終日說:斷煩惱、除妄想。不知煩惱、妄想從何而起;唯斷煩惱本身,則煩惱斷不盡,妄想除不完也。
    善知識!若能心破我法、永斷無明,則煩惱不斷而斷,妄想不除而除,豈有不入佛道。

    常人言:對人平等心是道。此皆:腦筋相對之相對妄想。不知:平者,即佛性也;等者,不生滅也。若見佛性,則深知:無時無處皆平等也。

    又有一輩迷人,終日念佛名號,欲求往生西方,或僅以佛號,攝住妄想,望佛來迎。不識念佛真義,下根之見,實可憐憫。
    善知識!佛即實相本性。以心念頓見實相本性,名為念佛;見性即是見佛。了知體用不二、性相如如,假名西方。
    迷人不知聖意,不見自性彌陀,向外求佛,萬劫覓佛終不能得。
    若真有佛來迎,何以佛不迎活人,專迎死人;佛有分別心?絕無此理。色見聲求者,皆癡頑漢也,上根之人,皆不可如此。
    若欲親證本性,見自性法身如來,絕不可墮入西方假相之中。故金剛經云: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吾今為汝解疑。

    凡夫常愚:口說歸依,念念取捨。不知歸依清淨法身本性,總歸依外道,墮入幻境。或歸依某師、八關齋戒、大興土木、建造佛寺、水陸法會,以為功德,此皆外道愚見;若不見性,戒死無功。
    雖遇正法頓教,狐疑不信,反生毀謗,斷佛種性,滅萬劫善因;一失人身,萬劫不復。若見大善知識而能正信、反照,頓見如來本性,內外眾生,一時度盡,名:歸依自性法身;亦名:地獄頓空;亦名:地藏成佛。

    善知識!菩提本性本無迷悟,迷悟乃眾生之妄想心。一切煩惱,皆由無明建立。若頓見本性,執著瓦解,了知:一切妄想、煩惱,不離菩提本性。至此,大用現前,無障無礙而絕相超宗,假名見性。唯證與證,乃能徹知。證此亦無證者名相。
    此錄名為:大乘智慧了義。
珍重

直了居士傳法偈:
心身夢幻滅,非幻大自在。
究竟無生滅,生死皆戲論。
(直了居士一九九六元旦筆)














我法兩空證實相
實相無相無不相
證無所證執心滅
見性直指轉法輪
大千世界空無物
真空不空大用顯
無明本無名相盡
絕學不慮笑說法
直了居士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