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9月7日 星期三

正信希有分第六




金剛經第六分  正信希有分第六
那麼上一分呢,是講破相,這一分呢,是講能夠相信這個金剛經,而且又能夠破相頓悟實相法身的話,這種眾生非常的希有,能夠相信是一定怎麼樣,有證有修,如果有修有證,他鐵定會相信金剛經,如果沒有修沒有證,他可能是怎麼樣,半信半疑,有證了以後,不能夠不信,因為怎麼樣,證實了,證實了以後,怎麼會不信呢,對不對,那麼還沒有證實的話,可能就會怎麼樣?半信半疑,那麼已經證了以後,是完全相信,不可能說證了以後,不相信,不可能,那麼這一分是講,如果有眾生能夠相信這個金剛經,又能夠實證,能夠相信實證,這種人是非常稀有的,我們來看這個經文,須菩提白佛言:世尊,頗有眾生,得聞如是言說章句,生實信不?佛告須菩提,莫做是說。如來滅後,後五百歲,有持戒修福者,於此章句,能生信心,以此為實,當知是人,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,已於無量千萬佛所,種諸善根,聞是章句,乃至一念生淨信者。須菩提,如來悉知悉見,是諸眾生,得如是無量福德。何以故?是諸眾生,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,無法相,亦無非法相。何以故?是諸眾生,若心取相,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。若取法相,即著我人眾生壽者。何以故?若取非法相,即著我人眾生壽者。是故,不應取法,不應取非法。以是義故,如來常說,汝等比丘,知我說法如筏喻者。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。我們來解釋一下這一分,須菩提白佛言,那麼這個時候,須菩提就向世尊表白,很恭敬的表白,他說,世尊,頗有眾生,得聞如是言說章句,生實信不?那麼以後眾生有沒有很多,頗有眾生,是不是很多,聽到這個金剛經這樣講,這種章句要破相要實證的這種章句,那麼會生實信嗎?會相信嗎?佛告須菩提,莫做是說。釋迦佛就告訴須菩提你不要這樣認為,不要認為眾生不相信,眾生都有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為這個妄想覆蓋,五蘊蓋住不能證得,你認為,這個不相信,眾生是不可能不相信,早晚,因為一實證以後就相信,不管現在相信以後相信,眾生總是會相信,為什麼?因為是真相,是真實的東西,哪有不相信,遲早要相信,如果現在不相信,也許是會有,但是哪一天你實證到了,頓悟實相了,你還不相信嗎,不可能.眾生有些是很頑強的,那麼不肯聽那也沒關係,因為他也是受到五蘊的覆蓋,著相才會這樣,如果哪一天破相了,哪有不信的,對不對?所以不相信也是暫時的,哪一天頓悟以後,就絕對相信了,因為實證了,實證還有不信的嗎,對不對?所以不要認為如來講的,這個破相離相之法,眾生不相信,他說莫做是說。如來滅後,後五百歲,那麼這個五百歲呢,有時候我們要把它解釋為五蘊,滅後的,如果我們把他解釋為一定是五百年,那就被框住了,就有侷限了,不是指五百年,如果眾生呢,能夠頓悟實相的話,豈只是五百年以後,也可能當下就頓見了,也可能是一兩年,或許是更多,不一定是五百年,就是能夠破五蘊,能夠離相,離幻破相,破無明,那麼就可以頓悟實相,就可以見性,就可以明心見性,那麼有持戒,以前我們講過,這個持,是實證,那麼這個戒呢,就是世尊的告誡,世尊教眾生怎麼去頓悟,怎麼去見性,怎麼開悟,這個是世尊的告誡,如果持,我們把它認為是修持,就是修為,就是修道修行,這樣的話,還不是很圓滿,要把它認為是實證,實證世尊告誡的,要明心見性,要開悟的,如果有這樣破相的人,那麼實證之後,那麼就可以怎麼樣,修福,這種福是什麼?永恆的福,不是有為法,不是一段時間就沒有的,這個是無盡的福,為什麼?開悟以後不受輪迴了,那不是無盡的福是什麼?對不對?所以要得到無窮的福,就是要開悟,你不開悟,你得到再大的福報,都有盡的一天,都有享盡的一天,都有用完的一天,對不對,所以不究竟,那麼這裡講持戒就是實證金剛經,世尊的告誡他能夠實證證得,那麼這樣的話,他對於這個章句,就能夠怎麼樣了,生信心了,為什麼因為得證了,實證了,不得不信,由不得你不信,因為真相就是這樣,對不對,信心以此為實,因為能生信心,如果實證的話還不生信心嗎?一定生的,還沒有實證說不定半信半疑,對不對,世尊講的話,有時候外道還會怎麼樣,還有質疑,那麼一旦實證以後,不管是什麼道,什麼外道,一旦實證以後,就能夠相信世尊所講的這一部金剛經了,為什麼?因為實證了,不得不信,以此為實,以這個為最真實,當知是人,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,那麼這種眾生,他不是普通的根器,他已經在無量佛了,已經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,不是聽一個報化佛,兩個報化佛,三個報化佛,四五個報化佛,在那裡聽法種了善根,他已經怎麼樣?已在無量的千萬佛所,這個無量的千萬佛所,就是報化佛,不是法身佛,法身佛的話他不會講話,實相的話,不生不滅,他不會講什麼話,這個是報化佛那裡聽無量的法,已經在無量的佛所,種下什麼?佛種善根了,因為聽了無量佛在講這個究竟法,已經無量千萬佛了,那麼諸善根,已經種下這種善根,聞是章句,乃至一念生淨信者,那麼聞到這種聽到這種,破相離相,破這個一切的幻相,這種法,那麼怎麼樣?就能夠生信心,因為他已經被薰習了,無量佛所薰習過了,乃至一念生淨信者,他生了一念生淨信,什麼是淨信?那麼他是能夠實證才會生起淨信,不然的話會半信半疑,須菩提,
如來悉知悉見,是諸眾生,得如是無量福德。那麼為什麼會得無量福德?因為破相了,因為離相了,何以故?是諸眾生,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,無法相,亦無非法相。那麼這種眾生呢,已經破了,我相,也破人相,破了眾生相,破了壽者相,這個四相全破,無法相,亦無非法相。這個法相跟非法相是相對相,一切的相對相,完全破盡了,完全破除了,無明也斷了,何以故,什麼原因呢?是諸眾生,若心取相,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。如果這個心呢取相,就抓相,像我們一般的眾生,眼耳鼻舌身意都抓相,眼睛看到了境相,耳朵聽到了聲音,鼻,嗅的,舌,舔的,嘴巴,口,身,意,觸覺等等,都抓取這種相對相的這種現象,抓相以後怎麼樣,就不見性,為什麼?這是幻相蓋住,這個幻相蓋住,怎麼見性?我們現在打一個比喻,我們的這個眼睛,如果說我們用一條黑布蓋起來,那麼可以看見風景嗎?不能,那麼這個五蘊就好比一條的黑布,蓋住我們的眼睛一樣,我們只要把五蘊破除,把四相破除,無明給斷除了,那麼就好比這條黑色的蓋住的,這條黑巾拿掉一樣,黑色的毛巾蓋住眼睛,所以看不出這個前面有什麼風景?見不到,只能夠見到黑黑的一片,那麼我們只要怎麼樣?只要把這條黑布拿走弄掉,這個眼睛就看的見了,對不對?那麼我們修行也是一樣,我們是要破相,去破相,斷無明,頓見本來佛性,不是要修佛性,有很多人錯認以為要怎麼修,要怎麼做,怎麼去打坐定住念頭,怎麼觀想,怎麼數呼吸,怎麼做怎麼做?講了很多,那這樣有沒有用,其實沒有用,還是在幻境幻覺裡面做功夫,做到最後還是幻的,等於是白忙一場,所以我們要破相離相,能知離,就是法,你能夠知道怎麼離相怎麼破相,就是最好的法,你就可以頓悟實相,這是世尊告訴我們最棒的法門了,如果是上根人,無說無示,一聽,這種離相破相之法,那得到大法了,馬上離相破相,剎那間就破除無明了,就可以見性了,所以禪宗怎麼講,直指,見性直指,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,你能破相離相,很快,哪要幾劫?沒有,世尊他也只不過在菩提樹下,怎麼樣?六年就目睹明星而見性了,世尊有沒有去聽誰說法?沒有,聽哪個人講經呢?沒有,他是最最上根的人,無說無示,自己就破相離相,破無明,而頓見實相本性,他把這個最好的法告訴我們,所以我們現在能夠得到這一部金剛經,是累劫修來的福,這是最上的法寶,大家要曉得,你能夠聽到這一部金剛經,是種了無數的福田來的,不然的話,你聽不到的,所以要破相離相,如果眾生這個心呢,取相的話,那麼就會怎麼樣?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,那麼就沒有辦法開悟了,那麼如果若取非法相,即著我人眾生壽者。如果你取了非法,非法就是法相的相對,簡單來講,一切的相對法,如果你有著相,有抓取相對的一切法,那麼這樣的話,鐵定怎麼樣?你著相了,著了什麼相,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,那鐵定不能開悟,如果你著相,那一定不能開悟的,是故,不應取法,不應取非法。這個法相跟非法相,你都要怎麼樣,要破除,不可取,不可以抓取,以是義故,如來常說,汝等比丘,知我說法如筏喻者。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。那麼以上講的這種法相非法相,都要怎麼樣?要破除,都不可以抓,所以如來常說,就是世尊,這個報化如來常常講,你們比丘知道我說的法,就好像什麼?是一條船,船過了河以後,這條船就要放棄,不能背在這個背上,你把船背在肩膀上,已經過了河還背在肩膀上做什麼?那是障礙,那是多餘的,對不對?那是負擔,所以連佛法都要怎麼樣?捨掉,一旦見性以後,佛法都沒有用處了,佛法只不過告訴眾生要怎麼開悟,你要怎麼離相要怎麼破相,怎麼去頓悟實相,頓見本來佛性,明心見性,那麼一旦明心見性以後,這個佛法也都怎麼樣?沒有用處了,所以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,世尊講的這些佛法都要捨棄了,都沒有用處了,見性以後都沒有用處了,何況有一些相對相的法,你還要,要怎麼樣?還要存在嗎?不要了,那麼這一分呢是講,一旦見性以後,一切的法,連佛講的法,也沒有用處了,這個是離相之法,非常的好,不著相,我們一定要明瞭,知道這個金剛經他的寶貴,今生能夠離相破相,頓悟實相,明心見性,就得到無量福德了,為什麼?因為永恆不輪迴了,永恆不輪迴才是無量福德,如果還在幻相裡面,還在輪迴裡面,你說有什麼好福報,有沒有用,也沒有什麼大用,因為還在輪迴,你要怎麼報,都還是輪迴,對不對,所以這部金剛經非常的珍貴,我們得到一定要去努力參禪去實證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