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

大乘智慧了義錄與講解1997高雄3

大乘智慧了義錄與講解1997高雄3
『故金剛經云:』所以金剛經講,『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』假如呀,你以色來見我,以音聲求我,這種人哪,你已經走入邪知邪見了,沒有辦法頓見佛性。『吾今為汝解疑。』你有這種疑惑,我今天為你來解開你的疑惑。
   


    最後一頁,『凡夫常愚:口說歸依,念念取捨。不知歸依清淨法身本性,總歸依外道,墮入幻境。或歸依某師、八關齋戒、大興土木、建造佛寺、水陸法會,以為功德,此皆外道愚見;若不見性,戒死無功。』
    那麼有一倍的迷人哪,他口啊聲稱,口啊每天講,他皈依啦,他皈依啦,有些人哪,去皈依,用香來點他的身體呀,痛得半死呀,他說這樣皈依啦。那麼念念取捨呀,你的心念哪,就有所取捨啦,有分別心,有妄想,種種的取捨、分別、造作,你的心念種種的妄認。那麼這樣的話,你就不了義呀,你不知道皈依清淨法身本性,你總是呀,不知道去皈依本有的法體啦,實相的體啦,這種法身本性,總是皈依外道。那麼外道就有,有些外道搞神通啦,搞一些把戲啦,搞水陸法會啦,渡神主牌啦,渡那個木頭啦,渡那個死去的人哪,搞那些啦,把戲啦,那麼搞,搞什麼,那都是外道,墮入幻境。
    或者是你皈依某師啦,現在很多人勸人皈依他啦,那麼你問他,你死掉以後,我皈依誰啦?我現在皈依你哪,你死掉我皈依誰呀?對不對,這個不對。那麼皈依本師,我們世尊也有講,那麼你要皈依啦,那麼我們佛叫也有講,皈依本師釋迦牟尼佛,那又怎麼說呢?什麼叫做本師呢?本來你的老師呀,你自己本來的老師是誰呢?就是你的本性啦,本來佛性呀,叫做本師啦。所以你去了佛寺呀,人家叫你說,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,為什麼?南無是皈依,印度話皈依,本師是什麼?是不是皈依世尊?釋尊他身體不在,你皈依谁?本師就是你自己本來的佛性,你自己的本性,皈依你的本性叫做皈依本師。那麼你見性以後,你能夠說法,能夠隨緣,能夠跟大家結緣、講佛法,那麼你就是釋迦牟尼,佛的化身啦,就是皈依。本師是體,皈依本師,是你見性,見到本體,然後底下皈依本師釋迦牟尼佛,是你由體起用,能夠去跟人家結緣開示,這種就是一種示現,一種釋迦牟尼,等於是,是釋迦牟尼的一種化身,那麼這樣就是皈依本師釋迦牟尼佛。
    『大興土木、建造佛寺、水陸法會,以為功德,此皆外道愚見;』這是外道愚見,不過我們講這樣的話,可能,有可能被揍啦,不過人家要揍你,你要跑得快(笑),沒有辦法嘛,為了這個法嘛,該罵也要罵,對不對,你不如法嘛,不過他做他們的啦,我們也不管哪,罵就歸罵啦。
    『若不見性,戒死無功。』假如你不見性的話,你齋戒、八關齋戒,你戒死了,你都沒有功勞。你今天戒,你明天就不戒,對不對,你八關齋戒,你今天整天戒,你明天就不戒,你這樣戒,你不見性,不究境啊,你戒死也無功啊,這個無功就是:見性是功,平等是德。六祖講的,見性是功,我講的,一樣,這個功就是,什麼是功?見性才是功。平等,我講的,我前面所講的平等是什麼,平,佛性才是平,等,不生滅,這才叫做功德喔,不是一般說,你去跟人家,一般的佛寺講的,見人就這樣,你只要捐他幾毛錢啦,幾塊錢啦,喔,功德無量,這個是大誑語啦,謗佛,你只要捐他錢,他就講你說:功德無量,這個是謗佛、毀法。此皆外道愚見,若不見性,戒死無功,你沒有功勞啦,因為你不見性,哪有功呀,你戒死了,也沒有功勞啦。

    『雖遇正法頓教,狐疑不信,反生毀謗。』假如你遇到真正有開悟的人給你講法,頓教法門,你又不相信,不相信你可以悟道,不相信你可以成佛,只有佛陀世尊才可以成佛,一般眾生都不能成佛,假無你這樣的認為,那你狐疑不信,你又毀謗,那麼這樣的話,你『斷佛種性,滅萬劫善因;一失人身,萬劫不復。』你已經滅掉你的佛種了,你認為你不能成佛,你認為只有佛陀世尊才可以成佛,像時下在講,都要經過很久、很久呀,世尊才能成佛,你哪能成佛呢?見性不等於成佛的種種的謬論哪,那見性不等於成佛,現在這個時代很多人在講,那你問他,見性不等於成佛,等於什麼?你見到實相的體,不是佛,那是什麼?見性不等於成佛,那見性等於眾生嗎?不等於成佛,你要跟我說個清楚呀,你說見性不等於成佛,那見性等於眾生嗎?對不對,很多時下講種種的很不究竟的講法,滅人家的這個,擋住人家的去路啊,人家要見性,你跟人家講見性不等於成佛,那乾脆不見性,我也不能成佛啊,那幹嘛要見性,對不對,我見性都不能成佛,那幹嘛要見性,等於是斷人家的慧命。
    見到實相的體不是佛,那這樣的話,佛陀恐怕他還不最究竟哦,等於是講佛陀不最究、不是究竟啊。佛陀世尊啊,他見性以後不是佛嘛?那不是佛,那你等於是說佛陀不是最究竟,那什麼才是最究竟,你要跟我講個明白呀,對不對,佛陀不是最究竟的話,那誰最究竟啊?佛陀見性嘛,那他不是佛,那誰是佛啊?那有沒有比佛陀還更究竟的?更究竟的大概還沒有啦,到目前為止呀,假如將來有一個比佛陀更究竟,把佛陀的金剛經給推翻啦,對不對,就好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出來,對不對,可以破除一切那個,你這樣的話,那佛陀就不究竟了,有一個比他究竟出來嘛,對不對。到目前為止,還沒有比他究竟的呢。那見性不等於成佛的話,等於甚麼?可見不管他成不成佛啦,實際上見到本性,連佛的名相,那些名稱都要拿掉啦,還說什麼成佛啦,還說什麼成不成哪。那這個我們就不管啦,也不跟人家辯啦,只是我們時下有這種講法,我們順便提一下而已啦!
    那麼假如呀,你遇到正法頓教,那狐疑不信,反而還毀謗,而且還勸人家不要相信,這樣的話,你就是斷人家的慧命啦,不但是斷你自己的,也斷別人的慧命,『斷佛種性』這種罪過,這種過失非常之大,這種果報相當之大,『滅萬劫善因;一失人身,萬劫不復。』你再毀謗的話,那麼你要再遇到這種善知識,以後要再遇到這種開悟的人,或者是你要遇到佛陀世尊,那你很難很難了喔。
    『若見大善知識而能正信、反照,頓見如來本性。』假如呀,你們可以,假如你們遇到開悟的人,那你們又能夠相信,又能夠遵照他所說的去實證,這個反照等於是實證,反照就是一種實證哪,然後你去實證,頓見如來本性,能夠見性,那麼當你見性的時候,內外眾生一時渡盡,並不是度外在,而是你自己內在的眾生哪,你的妄心一時冰消瓦解,你一見性,你的妄想執著,一下子就冰消瓦解,一切你的眾生哪,通通渡盡了,內外,你的內心眾生渡盡了,外也不見有眾生可渡,所以金剛經跟你講:實無眾生可渡,真實不虛。所以,我常常跟你們講,你們都是佛呀,不曉得你們,三不五時都跑來跑去幹什麼,(),你們都是佛,不曉得跑來幹什麼?
    『內外眾生,一時度盡,名:歸依自性法身。』那麼你見性以後,內外眾生哪,一時渡盡了,也無眾生可渡啦,這樣的話,就叫做:歸依自性法身哪。『亦名:地獄頓空;亦名:地藏成佛。』那麼這個地藏,是你自己的心地如來藏,已經成佛啦,並不是地獄裡頭有一個什麼地藏王要來度你,永遠度不完,地獄眾生哪,地藏菩薩有一個本願,什麼願?他說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,那麼我在這裡也打一個比喻來回應,地獄不空呀,地藏根本不能成佛,為什麼?那一個地獄呀,是你自心的地獄,你自己才是地藏,你自己的自心哪,你這個自己自心的眾生呀地獄呀,你自心的地獄不空,你不能成佛咧。地藏是你自己,地藏王是你自己,所以你自己這個心的地獄不空,你這個地藏王永遠不得成佛,也不能成佛啦。所以發願呀,也是白發啦,()
    最後一段,不過我們要補充一下,發個願總比不發好,你趕快渡盡你的眾生嘛,對不對,好讓你自己這個地藏成佛。
    『善知識!菩提本性本無迷悟,迷悟乃眾生之妄想心。一切煩惱,皆由無明建立。』那麼你們哪,要如實的了知啦,菩提本性呀,他沒有迷悟呀,沒有迷就不能叫他悟啦,這是相對性,因為迷跟悟都是相對性,他本來就不迷,你怎麼說他悟呢?本來沒有晚上,你怎麼說你現在是白天呢?假如沒有晚上,你怎麼說你現在白天,這樣意思是一樣,相對性都沒有。『迷悟乃眾生之妄想心。』迷跟悟都是眾生的相對妄想心。比如來講,你這個根,六根的根就好,他就沒有,比如說你眼根,他就沒有白天晚上的區別,是你的妄想心在區別,比如說,你現在所看的,白天明亮,晚上沒有光,你所見到是黑暗,那麼你所見到的內容,白天是光明的,晚上你見到的內容是黑暗,對不對。那麼白天他是光明,晚上是黑暗,白天有光明,晚上光明不見就變黑暗,你這個六根的根性,他會不會因為你的光明跟黑暗而他改變,不會,為什麼?假如你的六根那個根性,你見到白天你被污染啦,你這個六根已經變成白天了,光明相,你就不能再見到晚上的黑暗相。假如你這個心,見到晚上的黑暗相,被污染啦,你這個心變黑了,你就不能再見到光明的光明相啊。譬如說這裡一張紙,對不對,你把這個墨水一塗染,整個黑的,他就不能再變回白的顏色了,是不是這樣。你不給他塗上去,他才能夠是這樣,對不對。比如說鏡子,你照一照以後,鏡子一照,來了,裏頭有像,這個像一旦走了,鏡子他還是沒有污染呀,所以六祖講: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所以神秀他不見性,他講的是:身是菩提樹,著相啊!心如明鏡台,還有一物可以擦,所以,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。這個根本沒有見性嘛,所以六祖講:本來無一物,本來是什麼?本就是我們的本性,來是如來,我們的本性如來,無一物,他沒有任何污染,叫做無一物呀,他不會有任何污染,所以本來無一物。這個無一物不是沒有東西啦,他的無一物表示不會污染啦,叫做無一物啦,不是沒有東西啊,不是這樣。他不是斷滅空呀。
    那麼一切煩惱皆由無明建立,這個我們剛才都講過了,『若頓見本性,執著瓦解,了知:一切妄想、煩惱,不離菩提本性。至此,大用現前,無障無礙而絕相超宗,假名見性。』那麼以上我所講的,假如你頓悟啦,執著瓦解了,沒有妄想了,你就了知呀,一切妄想、煩惱,不離菩提本性。這不等於是妄想是本性呀,這一句話你們要了知,是講他的體,體,他是沒有差別,不是講現象界。那麼這句話是站在什麼地方講,我是站在佛位,果地上講,不是因地上講呀,不是眾生位講呀。那麼在眾生的時候,你煩惱就是煩惱,菩提就是菩提,你不可能菩提是煩惱,煩惱是菩提,那麼你入了這個本性,見到實相的體,本無煩惱,哪還有什麼菩提,所以菩提煩惱等同空花。所以悟道的人講,煩惱即是菩提呀,為什麼?他講這一句話,煩惱的體性跟菩提的體性,無二無別呀,不是在講他的現象界,現象界,菩提就是菩提呀,煩惱就是煩惱。你菩提呀,在眾生位來講,絕對不會有這種,菩提是煩惱,煩惱是菩提,絕對不會!是見到實相的體的人,他才講煩惱即是菩提。所以在因地上立論,跟在果地上立論,這要搞清楚有差別。
    『至此,大用現前,』那麼你悟到實相的體,用那麼是無障無礙啦,他沒有任何執著性,隨緣大用,這個時候,他不是斷滅,所以呀,他可以怎麼樣?從自性的法體,他可以講經說法,他可以結緣度眾,他怎麼樣用,都是佛用。你沒有見到本性,妄想心做主,你怎麼用都是眾生用,見到實相的法體、本性,本性作主,怎麼用都是佛用。因為他沒有任何執著性,執著妄想全部瓦解,就變成一個大圓鏡智呀,大圓鏡智,各位常常聽人家講說,為什麼要轉識成智啊,大圓鏡智出現哪,就是實相法體的出現,大圓鏡智呀,他是『無障無礙而絕相超宗,』這個超宗,等於是禪哪,入佛位啦,超越宗門了。絕一切的相,超越宗門,就是絕相超宗。那個禪跟宗,你們上一次來樹林的時候,我都有印個表給你們看,禪跟宗他還是有一點差別,禪他是佛位,實相的體啦,宗他還有,所以我這裡講的,『無障無礙而絕相超宗,假名見性。』那麼這樣實際上來講,你絕相超宗也好啦,你見到實相也好啦,這一些那麼,不說見性,怎麼講,只好說,唉­—你們可以見性啊,假名啦,見性也是假名。
    『唯證與證,乃能徹知。』那麼這種情況呢,這種見性的這種狀態,這種見性以後的狀態,只有證悟的人跟證悟的人,才能夠徹底了知啊,不是用語言文字,世間的這種文字跟你講的,能夠讓你知道啦,等於是,假如你是瞎子呀,不是用世間的語言,對一個瞎子,講前面的風景,然後瞎子就能夠看到前面的風景啊,沒有辦法啦,這是實證以後才能夠了知啦,不是用嘴巴講的,你能夠徹底了知的啦。
    『證此亦無證者名相。』證到實相的體呀,也沒有一個證者啦,因為無我相了,也無人相、也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了,你不能說:我證道。這句話,實際上不可以這樣講。你說你證道,你見性,你還有一個能見、所見,你根本就沒有見性,簡單來講。所以證此呀,你證到實相的體,也無能證所證啦,所以後面我這裡有講一個:『證無所證』,證了以後,為什麼又無所證,連證者也被解決掉了,連能證的證悟者也被解決掉了。那實際上來講,這才真正入了實相的體,諸佛一體,到這裡都是同體,沒有個別的、有一個個別。所以我常常在講,全宇宙只有一個佛,沒有第二個佛,見性你就知道,只有一佛,所以講一乘法,一乘法,只有一個佛。
    『證此亦無證者名相。此錄名為:大乘智慧了義。』我所寫的這一本呀,叫做大乘智慧了義啦,那麼,我這個智慧是實相、體呀,大乘的實相的體呀,體用啦,這個是了義呀,大乘智慧了義。
    那麼『珍重』,這一句話不是叫你保重身體,珍重是你珍惜這一本大乘智慧了義,要重視這一本大乘智慧了義,珍重,珍惜這一本大乘智慧了義,還要去珍惜這一本大乘智慧了義,如實的去實證,讓你見性,這樣叫做珍重,不是珍重你的身體。
    那麼最後傳法偈,這個以前都講過,『心身夢幻滅,非幻大自在;究竟無生滅,生死皆戲論。』這一些我不再解釋了。
    那麼這一本大乘智慧了義是一九九六年元旦寫的,就是我元旦那一天寫的啦,今年的元旦寫的啦,為了要破除一切世間種種的,一切的邪見,所以我就寫這一本大乘智慧了義。最重要就是前面這兩品:不二佛性品、定慧了義品,這非常之重要,雖然只有一點點字呀,不多,但是包羅萬象,以後你們越有更深的體悟呀,你再看這一本大乘智慧了義,就不一樣了。下課,有問題晚上再問,晚上我們還有一節課,晚上問不完,明天還有課,明天還可以再問。

1 則留言:

  1. 道,上帝,如來,無所不在,却看不到摸不著,真是妙不可言。

    回覆刪除